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院发布2024年度“十大新闻”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1-22 】   编辑:刘宇  审核:

一、我院国家公派项目取得新突破,助推学校国际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4年,我院再次获批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2024年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每年资助学生规模扩大至100人。2024至2026年,我院土木工程、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每年将选派100人(包括50名硕士研究生、50名本科插班生)赴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及远东国立交通大学学习,并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全额学费、奖学金、交通费等资助,项目期内共计资助300人,总资助金额达到5100万元。

本次获批是我院在申报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上取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项目的实施将紧扣交通强国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及“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俄教育合作,培养具备俄语技能的交通领域复合型人才。

二、俄罗斯罗斯托夫州代表团访问我校,推动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深度融合

2024年学院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积极助力山东省友好省州建设工作,大力协助济南市与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促成罗斯托夫州立法议会主席访鲁,为中俄两国地方交流和经贸合作贡献更多力量。2024年5月28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在济南会见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立法会议主席亚历山大·伊申科一行,双方就密切经贸、教育、科技等领域务实合作,打造更多人文交流亮点,为中俄友好世代传承注入新动力等达成一致意向。5月29日,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立法议会主席亚历山大·伊申科、顿河国立技术大学校长贝萨里昂·梅什西率团访问山东交通学院。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孔伟金,党委委员、副院长姜华平等领导与代表团进行座谈,双方就深化合作办学、科研交流等议题深入交流,并签署了《国际中文考试合作协议》和《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学院博士联合培养补充协议》。访问期间,双方共同启动了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国立技术大学首届中俄青年文化节。

三、坚持以评促建,学院顺利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

2024年,学院扎实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顺利通过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并获得了四年的认证有效期。认证报告中高度肯定了学院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发挥特色优势、提升培养质量、规范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突出成就。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学院在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认证的顺利通过,不仅展示了我院在来华留学教育方面的卓越表现,也是对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高度认可,为未来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聚焦中外科研平台建设,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

2024年学院举办了顿河高端专家论坛,承办了山东交通运输智库联盟第六届高端论坛,举办5场中俄交通运输学术论坛,邀请俄罗斯交通科学院院士泽良诺夫和苏尔丹教授先后开展高端学术讲座,并聘任为我院客座教授。学院聚焦“十四五”发展目标,申报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余项;协助学校申报获批“中国(山东)-中东欧国家产教融合发展研究智库”;获得济南市“智慧物流与交通技术”外国专家工作室资助50万元;首次获批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项目。未来,学院将继续践行“有组织科研”的发展思路,持续推动国际交通领域合作与创新,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交通一体化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五、中俄合作办学机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顿河学院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2024年顿河学院当选为全国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成为山东省唯一的常务理事单位,院长刘春光受邀主持中俄合作办学高校发展研讨会并作报告。同时学院牵头成立了山东省中俄合作办学俄语教学联盟,吸引141家省内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高校、开设俄语课程的高中及单位加盟。此外我院在中俄合作办学与“一带一路”合作发展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加入“中国-中亚五国交通基础建设领域人才培养联盟”,成为山东省唯一参会高校,并当选为联盟新理事单位。在第十届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议上院长刘春光荣获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杰出贡献奖”。通过持续推动中俄合作办学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学院进一步巩固了在国际教育合作中的核心地位,为中俄教育合作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六、我院教师团队首次在“2024年外语微课优秀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2024年10月,我院刘雪玲教师团队的作品《马面裙——跨越文化与时空的时尚典范》荣获“2024年外语微课优秀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本科俄语组全国一等奖。这是我院首次在该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标志着学院在外语课程教学与数字化融合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此前刘雪玲教师团队的微课作品在山东省赛区脱颖而出,荣获其他语言组山东省优秀作品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全国决赛。最终该作品凭借创新的课程设计和优秀的教学效果,以最优成绩荣获全国优秀作品一等奖,充分展现了我院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推动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深化俄语教学改革,“专业+俄语”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

学院持续完善“专业+俄语”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中俄双方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与实施等方面开展多维度合作,采用“课程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模式,建立“中俄双导师制”和教师联合“备课、授课、建课”机制,推动中俄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同时学院积极深化俄语教学改革,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上线“顿河俄语人”公众号平台,组建“俄语俱乐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空中课堂+学院文化多元教学手段共同发力,强化培养学生语言能力。2022级交通运输专业学生俄语四级通过率达88%,六级通过率达85.7%,实现了教学质量新突破,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八、顿河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社会认可度和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积累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和教育实践经验,积极拓展与国际一流高校及企业的合作渠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多元化的职业发展平台,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近两年,顿河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深造率达61.06%,就业率高达98.5%。这些毕业生在国际交通、智慧交通、工程建设、国际贸易、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逐步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九、学子在各项赛事中连创佳绩,彰显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展现卓越语言能力与跨文化素养

2024年,我院学子在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与语言文化赛事中取得丰硕成果。在AB类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奖项58项。同时,学生作为共同作者发表省级论文2篇,展现了扎实的科研能力与实践水平。学院“泉心义”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成《古村拾遗》、《商埠拾遗》、《泉水拾遗》多语手册,多次荣获省级优秀社会实践服务队称号。学院学子在第三届全国中俄合作办学高校俄语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成为唯一连续三届蝉联高、低年级组一等奖的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在“相约上合”杯第四届俄语演讲大赛中,3名学生荣获三等奖,学院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此外,在“第三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中,我院参赛留学生荣获“儒家经典传诵人”“优秀演绎奖”等多项荣誉,我院荣膺“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国际化办学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注重语言与专业技能融合,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端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十、打造国际化校园文化品牌,助力学生多元成长成才

2024年,学院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将语言学习与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相结合,组织中外师生共同参与声乐、皮影、书法等特色二课堂活动共计14次,受众面630余人,活动多次被学习强国、早安新闻等媒体报道。开设“传统文化俄语讲”专栏,以视频形式讲述脸谱、节日、国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计7次,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了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一站式”学生社区“明德书院”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社区育人功能,形成“党建+”思政育人新格局。开展“党建+劳育”、“党建+美育”、“党建+体育”、“党建+职业规划”等系列社区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增强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德书院”的成功经验已吸引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卫视等媒体的关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亮点。